guangrong_ru_mengxiang

光荣与梦想—-“美中下一代”的黄埔之路

 Original 杨大巍 薛倩 印象与逻辑 2022-09-25 22:49 Posted on 美国

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会 

10月2日,”美中下一代基金会”将在亚特兰大举办疫情以来的首次慈善晚会。在过去的13年间,美中下一代一直致力于促进华人下一代的教育事业,并且引导华二代进行访贫扶贫等公益事业,以增强其社会责任心,并且改善提升华人在公共事业中的形象。

13年后的今天,美中下一代期待能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,期待能够将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不仅具有同情心,而且有能力将这种同情心上升为改变改善这个社会的能力,简而言之,亦即是领导者的能力。

我们常常将自己与犹太人称作世界上最为杰出,最为智慧的两个民族,缘由于我们这两个民族,皆是文化传统源远流长,并且对于教育尤为地重视。

直到上个世纪,犹太民族总是在世上流离颠沛,苦难深重。然而犹太人在各个方面始终都是堪称佼佼。从学术,到艺术、经济和政治,我们可以列举出无数犹太人的名字。今日的美国,各行各业的重要位置,更是为众多的犹太人所占据。人口数量仅占美国2.4%的犹太人,积聚了全美25%的财富,而亿万富翁之中,犹太人的比额甚至超过了50%。我们所熟知的好莱坞,各大媒体和知名企业的高管和杰出人物,犹太人比比皆是。犹太裔的参议员,众议员,拜登政府的内阁,最高法院的大法官,亦是数量相当的可观。何也?也许在教育之中可以寻找出答案。

今日的美国,大约25%的常青藤学校的学生为犹太人,而曾经限制犹太学生名额的哈佛大学,其现任校长,也是犹太人。

对犹太人来说,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他们所需知道的知识,教育本身就应等同于犹太人。犹太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第一个将教育视为宗教命令的民族,也是第一个创建强制性普遍教育的民族,比英国更早了18个世纪。拉比们认为学习比祈祷更为重要。埃及人建造金字塔,希腊人建造寺庙,罗马人建造圆形剧场,而犹太人,则建造学校。他们深知保卫一个国家需要军队,而保卫一种文明,则需要教育。因此,犹太人的英雄是教师,城堡是学校,对于学习的热情和精神生活的追求,是犹太民族的传统。

拉比与孩童 — 犹太人亦重视教育

这样的传统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,虽然传统中的我们,还未能将教育作为一种要普及和强化的要求。今天的华人,虽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对于教育的认知却是失之偏颇和片面。我们所注重的教育的意义与结果,偏重于技能和生存,因而在下一代的培养方面,相对来说,就显得不甚完整。东欧的犹太人常说,成为一个异教徒是可以理解的,但成为一个无知傲慢的人是不可原谅的。所以犹太人认为,若不了解莎士比亚、莫扎特、米开朗琪罗,不了解物理学、经济学或政治学的基本原理,怎么能够称自己为犹太人。

正是这样一种广泛且完整的人文基础,造就了美国今日犹太人的现状。他们在一切领域的贡献是一种水到渠成,也是作为一个种族,其生命健康而全面发展的美好成就。

如若回忆上一世纪之初,犹太人所遭遇的苦难和所面对的歧视,我们可以了解犹太人走到今日是如何的不易。中华民族的传统,在过去的岁月中,亦是曾经屡遭劫难,而今日所存,不仅支离破碎,而且往往难以再被称作为传统。那也许只是一种习俗,是一种无甚内涵及生命力的习俗。我们看到自北而南,满目相同的大红灯笼高挂于一切场所,看到大街小巷千篇一律的商业叫卖,我们的内心,其实有一种悲哀和失落。当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更多地要依赖于大洋彼岸的民众,然而作为华人的后裔,在这片新大陆上,面对更丰富、也更富有启发性的不同文化和文明,我们也许具有同样重要的职责。

我们当正视我们的历史和我们自身的缺陷与不足。华人在美国的历史与发展之中,曾有30万华工参与了西部的淘金和铁路修建,流汗流泪流血。虽然如此,从1882年起,直至1943年才废止的排华法案,却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种族的歧视法案。西方人固然有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和对外族的歧视,然而检视华人自身,也许难以否定我们文化的排他性,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缺少现代启蒙思想和普世价值观。华人对工会运动的不配合,有时是偏于狭隘的祖国情结,怠惰于参加社区及社会活动,保守且明哲保身,使得华人实难融入异族文化,更遑论对这种文化发展和进步、作出重大的实质性的贡献。

我们时常会认为华人在美国受到伤害和歧视。也许事实多少如此,但是总体而言,这也与华人在各个领域缺乏话语权有关。我们甚至未能将我们的想法及感受诉之于公众,更不用说去改良改善这个社会。所以,与其说是华人在美国受到了歧视,不如说是受到了漠视与无视,一个长期无声或微声的民族,期待旁人的关注和垂怜,实在是很有点可悲。而希望在一个异域文化中受到正视和重视,不能仅仅只是游行和抗议,不能永远只是以一个弱者和受害者的面貌示之于众人。

回顾历史的目的,是为要改变现实。我们应该具有更加宽泛的理解力,更加深远广阔的视野。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过去的许多年里,一直致力于华人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,既注重其学业,又注重其参加公益事业,正在一步步地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参与意识。对于弱者及贫者的同情、关注和帮助,是人性的基础,亦是人性的最高目标。华人下一代能够从简单的学业专注中跳脱出来,预示着我们这个民族终将在海外开枝散叶。

要取得这样的成就,需要数代人长期的努力,尤其需要即刻起,就从我们自身和我们的下一代开始。我们更应注重培养下一代完整的人格,而不仅仅只是好的成绩和名校,不仅仅只是生存方面的技能。

犹太人的拉比曾说:To meet a princess, you have to be a prince。是的,我们唯有使自身更为完美,更为强大,才能进入更为理想的世界。我们尤其需要培养下一代的领导者能力。华人的后代中,不仅要产生更多的科学家,也应该有哲学家,艺术家,教育家,应该有议员,州长,甚至是总统。We have to be relevant in politics。当我们终于能够进入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,担当重要的职责,这个社会方才能够倾听我们的声音,懂得并且欣然接受我们的智慧。

上个世纪之初,梁任公之少年中国说,激励了多少的年轻国人。确实,少年强则中国强。少年强则少年人所拥有的文化强。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不止是一份体面的工作,一种快乐和自由的人生。人类向来是不满足于获取和享乐的群体,人类有着更为崇高的意愿和理念。作为个体,我们今日之生命有限,能力有限,但是我们愿意将这十分有限的能力和生命传递出去,传递下去,愿意我们的后人能够不辜负这一片土地种种的美好,并且能将这种美好,因了我们及我们后人的努力而变得更为美好。

少年强则中国强  

近百年前,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少年人,走出那所著名的黄埔军校,在国家的危难之际,在许多生命攸关的战场上,承担起民族的重任。愿”美中下一代教育基金会”能以其绵薄之力,办成今日海外之黄埔军校,并且促成今日的黄埔少年,他日在世界广大的战场上,承担起更多的、人类的使命。

黄埔旧址 —- 新生事业的摇篮